所在位置:首页 > 研究成果 > 研究报告

【华信研究院】2021年“一带一路”投资和贸易情况

时间:2022-06-27

一、投资情况


2021年,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对57个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30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7%(折合203亿美元,同比增长14.1%),占同期总额的17.9%,较上年同期上升1.7个百分点,主要投向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孟加拉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老挝、泰国、哈萨克斯坦和柬埔寨等国家。

表1. 2020年以来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数据

图片

数据来源:商务部

图1. 2020年以来中国“一带一路”沿线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情况

图片

数据来源:商务部

2021年1-12月,对外承包工程方面,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的60个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6257份,新签合同额8647.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4%(折合1340.4亿美元,同比下降5.2%),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51.9%;完成营业额5785.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9%(折合896.8亿美元,同比下降1.6%),占同期总额的57.9%。

表2. 2020年以来中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及营业额数据

单位:亿元人民币;%

图片

数据来源:商务部

图2. 2020年以来中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及营业额情况

图片

数据来源:商务部


二、贸易情况


(一)全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23.4%

2021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11.6万亿元,增长23.6%,较同期我国外贸整体增速高出2.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6.59万亿元,增长21.5%;进口5.01万亿元,增长26.4%。具体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贸易规模稳步提升。2013-2021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值从6.46万亿元增长至11.6万亿元,年均增长7.5%,占同期我国外贸总值的比重从25%提升至29.7%。二是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更加密切。2013-2021年,中间产品占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比重由2013年的49.8%提升至2021年的56.2%,2021年出口汽车零配件、纺织品、锂电子蓄电池分别增长26.7%、14.1%和50.4%。三是能源、农业、矿产等领域合作向好。2021年我国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原油1.18万亿元,增长44%;农产品3265.5亿元,增长26.1%;金属矿砂2127.7亿元,增长24.9%;天然气1854.5亿元,增长38.9%。四是民营企业表现活跃。2021年民营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6.21万亿元,增长了25.6%,占同期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的53.5%,提升了0.8个百分点。


(二)2021年各省市贸易数据

1、江苏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1.32万亿元,增长22%

2021年,江苏省外贸进出口值52130.6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7.1%,较2019年增长20.2%,两年平均增长率为9.6%,规模连续19年居全国第二位,占全国比重13.3%。其中,出口32532.3亿元,增长18.6%;进口19598.3亿元,增长14.8%。6月份以来单月进出口屡攀新高,12月当月规模达5124亿元,创历史最高值。

据介绍,江苏省贸易方式不断优化,一般贸易占比提升。2021年,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2.93万亿元,增长23.3%,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的56.3%,较上年提升2.9个百分点。同期,加工贸易和保税物流分别进出口1.65万亿元和5890.2亿元,分别增长4.7%和32.3%,分别占31.6%和11.3%。2021年以来,江苏省与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保持稳定增长,对欧盟、东盟、美国、韩国、日本分别进出口7679.6亿元、7408.3亿元、7140.2亿元、5430.6亿元和4364亿元,分别增长17.8%、19%、12.3%、13.4%和6.9%,五者合计占江苏外贸进出口总值的61.4%。同期,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1.32万亿元,增长22%,占25.4%。

数据反映,机电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持续助力出口增长。2021年出口机电产品2.16万亿元,增长17.8%,占江苏外贸出口总值的66.4%。其中,集成电路、笔记本电脑、电工器材、太阳能电池分别出口2428.8亿元、1852.6亿元、1502.2亿元和647.2亿元,分别增长22%、16.8%、31.8%和26.4%。同期,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5132.2亿元,增长8.7%,占江苏外贸出口总值的15.8%。其中,出口纺织服装3341.7亿元,增长3.5%;出口塑料制品922.4亿元,增长17.2%。


2、陕西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810.2亿元,增长28.2%

2021年陕西省进出口总值4757.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下同)增长25.9%,连续10个月进出口增长超20%。其中,出口2566.1亿元,增长33%;进口2191.7亿元,增长18.6%,同期贸易顺差374.4亿元。从贸易方式看,保税物流进出口增速最快。2021年陕西省加工贸易进出口2556.9亿元,增长20.1%,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53.7%;一般贸易进出口1307.5亿元,增长33%,占比27.5%;保税物流进出口620.3亿元,增长39.7%;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口设备252.8亿元,增长22.6%。从贸易伙伴看,与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均实现稳定增长。2021年陕西省对韩国进出口1013.5亿元,增长12.2%,占比21.3%;对欧盟591.9亿元,增长43.7%,占比12.4%;对东盟465.4亿元,增长14.7%;对美国387.8亿元,增长41.4%;对日本317.7亿元,增长45.1%。同期,陕西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810.2亿元,增长28.2%,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17%。出口主要商品中,2021年陕西省机电产品出口2318.8亿元,增长35.6%,占全省出口总值的90.4%。其中,太阳能电池236.9亿元,增长65%;汽车(含底盘)49.3亿元,增长88.1%。此外,医药材及药品9.8亿元,增长22.6%。进口主要商品中,2021年陕西省机电产品进口1573.5亿元,增长14.8%,占全省进口总值的71.8%。其中,半导体制造设备193.2亿元,增长80.3%。此外,进口煤及褐煤921.2万吨,增加19.6%;铁矿砂632.9万吨,减少11.2%;食用油6.1万吨,增加31.8%。


3、河北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19.5%

2021年,河北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1612.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同)增长19.5%。其中,出口1156.8亿元,增长16.8%;进口455.5亿元,增长27%。河北省对“一带一路”东南亚11国进出口580.2亿元,增长18.4%;对“一带一路”西亚北非16国进出口384.3亿元,增长27.6%;对“一带一路”蒙俄及中亚等7国进出口298.4亿元,增长16.3%。

出口商品方面,河北省对沿线国家出口机电产品377.1亿元,增长25.1%;出口钢材189.5亿元,增长22.8%;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113.5亿元,下降10.2%;出口纺织纱线、织物及其制品95.9亿元,增长12.1%。进口商品方面,资源型产品仍为主导。2021年,河北省从沿线国家进口天然气132.9亿元,增长2倍。进口农产品49亿元,增长20.5%。


4、浙江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1.42万亿元,增长22.9%

2021年,浙江省进出口总值4.14万亿元,较2020年(下同)增长22.4%,高出全国1.0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值3.01万亿元,增长19.7%,进口总值1.13万亿元,增长30.3%,进口增速高出全国8.8个百分点。进口方面,2021年,全省高新技术产品进口1231.8亿元,增长34.8%,推动了浙江省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同期,全省资源类商品进口增长较快,分别进口铁矿砂、原油、未锻轧铜及铜材、成品油和铜矿砂1119.8亿元、895.2亿元、671.1亿元、276.2亿元和264.6亿元,分别增长50.3%、65.9%、35.0%、8.7%和43.3%,为稳定产业链提供了有力补充。出口方面,2021年,全省机电产品出口1.38万亿元,增长21.5%,占全省出口总值的45.8%,提升0.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720.1亿元,增长34.3%,占9.0%,提升1.0个百分点。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占比的稳步提升也反映出浙江出口产品的“含金量”越来越高,出口竞争力愈加凸显。

2021年,欧盟、美国和东盟为浙江前三大贸易伙伴,进出口分别为6754.1亿元、6194.5亿元和5412.3亿元,分别增长22.3%、20.4%和22.2%。同期,全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1.42万亿元,增长22.9%,对RCEP国家进出口1.04万亿元,增长18.5%。一般贸易成为“中流砥柱”的同时,新业态加快发展。2021年,一般贸易全年进出口3.26万亿元,增长21.8%,占浙江省外贸总值的78.6%。加工贸易进出口2992.5亿元,增长16.0%;保税物流进出口2125.4亿元,增长51.1%。同期,全省市场采购出口3611.6亿元,继续保持全国首位,增长21.3%。

2021年,全省外贸经营主体持续扩大,有进出口实绩企业数量首次突破9万家,达96119家,较2020年增加6388家。民营企业外贸主力军地位突出,2021年,民营企业进出口3.14万亿元,增长22.5%,对全省外贸增长贡献率达76.0%。同期,全省外资企业进出口6623.2亿元,增长21.9%,增速较2020年大幅回升26.5个百分点。


5、安徽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增长45.9%

2021年,安徽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920.2亿元人民币,比2020年增长26.9%,总体增速快于全国5.5个百分点,总值排名全国第13位。其中,出口4094.8亿元,增长29.5%;进口2825.4亿元,增长23.4%。安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增长45.9%。2021年以来,安徽省积极拓宽中欧、中老班列发展“新通道”。与满洲里海关签署合作备忘录,顺利开通中老国际货运班列,打通口岸南北通道。支持中欧班列加大运行密度,积极支持合肥中欧班列枢纽点建设,组货面扩大到长三角省市。全年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口1115亿元,同比增长25%。培育外贸新业态发展“新内涵”。推进市场采购贸易通关一体化改革,创新“省内组货+全国通关”模式,降低企业物流成本。2021年,备案供货商、采购商、外贸公司、报关公司累计373家,实现交易额11.04亿元。安徽有外贸实绩企业10208家,比2020年同期增加667家。


6、四川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2956.4亿元,增长20.4%

2021年,四川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513.6亿元,规模位列全国第8,较上年(下同)增长17.6%,其中,出口5708.7亿元,增长22.7%;进口3804.9亿元,增长10.8%。与2019年相比,四川外贸进出口、出口、进口分别增长40.1%、46.2%和31.8%。总体来看,2021年四川外贸总体形势较好,进出口仍保持较快增长,外贸结构持续优化,进出口总值创下历史新高。四川外贸月度规模整体呈现上升态势,上半年外贸平均进出口规模为698亿元,下半年平均进出口规模为888亿元,其中11月当月进出口首次突破900亿元,创月度历史新高,12月略有回落,进出口值为987亿元,同比增长33.3%,环比下降0.6%。四川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2366亿元,增长40.6%,占24.9%,较去年同期提升4.1个百分点;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5107.5亿元,下降0.4%,占53.7%,较去年同期下降9.7个百分点;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1610.6亿元,增长44.8%,占16.9%。美国、东盟、欧盟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为四川前5大贸易伙伴,合计进出口值占同期四川外贸进出口总值(下同)的69.2%。此外,四川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2956.4亿元,增长20.4%,占31.1%。


7、湖北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1434.6亿元

2021年,湖北省实际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5374.4亿元,同比增长24.8%,比2019年增长36.2%。其中出口3509.3亿元,增长29.9%;进口1865.1亿元,增长16.3%。全省外贸增量达到1069.2亿元,进出口、出口增速分别高出全国3.4个、8.7个百分点。湖北外贸一路快跑,季度外贸规模从1183.6亿元逐季攀升至1529.7亿元。从月度看,自2020年4月起,已连续21个月同比正增长,其中去年11月进出口522.6亿元,创单月新高。

从外贸类别看,产业链更长、更能反映企业自主发展能力的一般贸易增长强劲,总额为3886.8亿元,占同期全省外贸总值的72.3%。从企业看,我省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7278家,其中民企占87.4%,民企进出口占全省外贸总值超六成,较上年提升1.3个百分点。湖北省前三大贸易伙伴分别为东盟、美国、欧盟,外贸额分别为743.7亿元、721.6亿元和694.5亿元;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1601.8亿元,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1434.6亿元。此外,对拉丁美洲、非洲新兴市场进出口也实现大幅增长。省内市州中,武汉外贸额为3359.4亿元,继续保持龙头地位。有14个市州实现增长,其中十堰以增长108.3%居全省第一,宜昌、潜江、荆门均高出全省平均水平逾20个百分点。数据显示,机电产品仍是我省外贸大头,其中出口1832.4亿元,占全省出口总值逾五成;进口1133.2亿元,占全省进口总值超六成。肉类、日化用品等进口需求较旺。


8、天津市: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2107.8亿元,增长16.1%

2021年天津市进出口总值为8567.4亿元人民币,比上年(下同)增长16.3%,较2019年增长16.6%。其中,出口3875.6亿元,增长26.1%;进口4691.8亿元,增长9.3%。2021年天津口岸进出口总值1.67万亿元人民币,增长25.6%,较2019年增长20.3%;其中出口8322.5亿元,增长36.3%;进口8333.2亿元,增长16.4%。天津市、天津口岸进出口总值均创历史新高。天津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值为2107.8亿元人民币,比上一年增长16.1%。其中,进口818.9亿元,增长7.5%;出口1288.9亿元,增长22.3%。

从贸易方式来看,一般贸易为主要贸易方式。2021年天津市企业以一般贸易方式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1234.3亿元,增长19.1%,占58.6%。同期,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323.7亿元,增长29.3%。此外,以对外承包工程方式进出口62.3亿元,约为上一年的2.3倍。从企业性质来看,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为贸易主体。2021年,天津市外商投资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862亿元,增长9.6%;民营企业进出口848.2亿元,增长12.7%,二者合计占81.1%。此外,国有企业进出口397.1亿元,增长43.5%。进口商品中,机电产品和农产品位居前两位。2021年天津市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机电产品393亿元,下降4.7%;进口农产品101.1亿元,增长22.4%。机电产品、钢材和纺织服装为主要出口产品,2021年天津市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机电产品795.3亿元,增长11.2%;出口钢材144.7亿元,增长75.2%;出口纺织服装88亿元,增长12.9%。数据显示,我国传统优势出口商品,依然受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欢迎。


华信研究院

华信研究院是工业和信息化智库联盟核心成员单位,隶属于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电子工业出版社,主要专注于国内外工业产业政策、相关产业发展指数、信息化与信息安全发展态势跟踪、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等研究。

华信研究院近几年持续跟踪“一带一路”产业合作发展动态,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先后研究发布了《“一带一路”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指数》《“一带一路”工业和信息化国际合作指数(国别篇、行业篇和地区篇)》《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指标体系》等多项指数报告,以及《“一带一路”工业国际产能合作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智能制造布局研究》等研究报告,每月定期推送《“一带一路”产业经济形势分析》《“一带一路”产业研究》研究专报。

为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华信研究院基于电子工业出版社的丰厚内容研究资源和行业数据积累,全面整合“一带一路”多年相关研究资源,搭建了“一带一路”产业地图资源平台(ydylmap.phei.com.cn)。该资源平台拥有数据库、项目库、研究报告、企业库、政策法规、行业动态七大板块信息资源,实时更新呈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资源相关数据以及研究资料、案例法规的深度解读等,为政府、企业、投资机构、科研院所等机构提供了系统权威的信息咨询服务


新丝路产业研究


图片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电话:010-88254087

邮箱:hxyjy@phei.com.cn

“一带一路”产业地图资源平台:

ydylmap.phei.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