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27
(一)规模领先,持续巩固全球行业领先地位
在Alphaliner公布的2021年全球前十航运公司中,中远海运集团运力总规模达到292.56万TEU,全球运力份额11.52%,排名第四,大幅领先第三梯队领军者赫罗伯特175.03万TEU,稳居世界第二梯队。其所属的全球集运Ocean联盟占据全球30%的运力份额,在全球各主要航线上均处于领先地位。
2021年,船队综合运力达到1.1亿载重吨,较重组前增长40%;年度货运量突破13.6亿吨,较重组前增长55%;《财富》世界500强排名231位,较重组前提升234位。中远海运每天约1.8万名船员航行在全球贸易的生命线上,以全球1/18的运力承载全球1/10的运量。集装箱船队规模、干散货船队运力、油/气船队运力、杂货特种船队均居世界前列。同时,中远海运在全球投资码头58个,年吞吐量位于世界第一,集装箱租赁业务保有量规模居世界第二。
(二)坚持全球运营,打造“全球公司”
中远海运坚持全球化发展,航线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1500多个港口,在全球投资码头58个,集团境外资产、收入、利润比重分别达到57%、59%、63%。
中远海运致力于构建“航运+港口+物流”的立体运输大通道,以642亿元投资点亮“一带一路”沿线经济,希腊比港成为“一带一路”合作典范,中欧陆海快线成为中欧贸易第三大物流通道。2021年,洋浦国际枢纽港集装箱吞吐量较上年增长29.1%;北部湾完成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26.3%。
(三)全力保障我国内外贸运输和全球供应链稳定
面对疫情,中远海运作为全球最大的综合航运企业,为维护全球航运物流链畅通寻找新路径。2020年以来集团追加投入运力47艘676万载重吨,全力畅通我国内外贸运输,保障全球供应链稳定;在全球航运网络频现“堵点”“断点”时,集团远赴千里之外调集市场所需的集装箱,同时,加大集装箱生产投入,保障运力供应。通过水改铁、水改陆、“空铁联运”,发挥海陆空综合交通的协同优势疏堵解困,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畅通。
得益于全球化布局和产业链优化,中远海运构筑起强健的物流网络。据统计,2020年疫情暴发后,中远海运1300多艘船舶、投资的58个码头和全球航线服务始终没有中断。中远海运承运防疫物资共计集装箱6751标准箱,非集装箱货物15万吨,为控制疫情做出最大努力。为保障我国外贸进出口运输,中远海运最大限度增加运力投入,跨太平洋航线周运力同比提高26%,欧洲航线周运力同比提高6%,在主干航线推出30班中小直客专班专列,解决中小客户燃眉之急。同时加大集装箱制造,全力缓解外贸企业运输紧张,有利守住我国能源等重要物资运输安全线。
(四)加快数字创新,科技赋能航海新时代
积极推动数字化变革,推进数字航运、智慧港口、智能制造,为航运加注“智能动力”,中远海运在引领数字化变革中不断探索前进,走在行业创新的前沿。
在技术方面,中远海运推进区块链技术在航运业应用,牵头打造了行业第一个区块链联盟“全球航运商业网络(GSBN)”。目前,GSBN平台已经推出了“无纸化放货”应用,将进口货物单证手续办理完成时间从24至48个小时缩短到4个小时以内。
在运营方面,中远海运还上线了可视化航运电商平台Syncon Hub,通过集装箱管理系统、内贸电商平台、船视宝、船货易等,推进航运数字化场景落地,“虚拟”与“现实”精准一致,提高了物流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航运竞争形势,中远海运围绕产业链关键领域,实施前瞻性战略并购,增强主业核心竞争力,将全球化产业布局走向纵深。航运经济具有规模经济特点,一定规模的市场占有率是企业占据市场优势的重要标志。
2016年,中远海运通过重组完成了集装箱、港口、油轮、干散货、物流、航运金融、装备制造等七大核心业务的专业化重组以及海外网络的重组整合。
2016年4月,中远海运收购比雷埃夫斯港67%股权,同年8月,中远海运正式全面接管比雷埃夫斯港(简称“比港”)。如今,比港集装箱年吞吐能力达720万标准箱,年吞吐量世界排名从2010年第93位提升至2021年第26位;此外,中远海运已在当地直接创造就业岗位3000多个,累计为当地带来直接社会贡献超过14亿欧元。2016年9月,中远海运港口签约合营了海外第一个控股绿地项目,即中远海运中东第一港——中远海运港口阿布扎比码头(中远海运港口占90%股份)。该码头在2019年第三季度正式投入运营,年处理能力150万标准箱。
2018年1月,中远海运港口获得比利时泽布吕赫码头特许经营权。同年8月,中远海运收购香港“东方海外国际”,集装箱运输业务跻身全球第一梯队,全球业务协同、航线网络覆盖和整体竞争能力等显著增强。2019年1月,中远海运港口宣布收购秘鲁钱凯码头60%股权,这标志着其在全球的码头布局进一步延伸至南美洲;同月,中远海运又成功收购新加坡集装箱制造企业“胜狮货柜”,成为全球第二大集装箱制造商。这不仅实现了其集装箱制造产业的扩充升级,更重要的是提供了稳定安全的“箱源”,为解“疫情缺箱之困”助力。
2021年,中远海运通过重塑产业版图,形成了以航运、港口、物流产业集群为基础和核心产业,以航运金融、装备制造、增值服务、数字化创新产业集群为赋能和增值产业,涵盖上下游的“3+4”的产业生态。
实现全球化经营的跨越,不仅延展了中远海运的国际运营“版图”,更提升了当地港口的枢纽辐射能力。例如近年来,以比港为起点的中欧陆海快线快速发展,成为辐射中东欧9个国家、共7100万人口的中欧贸易第三条大通道。
中国航运业的发展得益于国内产业发展和区域发展优势,未来中远海运将在此基础上顺应绿色、低碳、智能航运业发展新趋势,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持续推进集团高质量全球化发展,深入推进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助力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为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坚实支撑。
为顺应需求发展新趋势,主流航运企业已逐步将运输服务向海运两端延伸,走向全程物流服务,端到端甚至门到门的服务能力成为服务差异化的关键。
中远海运主要依托自身的全球航线以及港口网络,围绕客户需求,以通道化、区域化的管理模式布局端到端的业务。2021年,端到端业务量比例已达到15%-20%,未来三年将提升到30%-35%。其端到端业务可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打造中欧铁路班列、中欧陆海快线、西部贸易通道三类端到端项目,并且发展迅速。2021年上半年,三类项目同比增幅分别达到54%、79%、20%。
第二,与一系列客户签署长期合作协议,为客户提供全面的、优质的端到端全程物流解决方案。例如,2022年1月26日,中远海运与中国石化润滑油签署合作暨全程端到端物流协议,为中国石化润滑油定制全程端到端物流解决方案,利用自有资源在境外为客户提供全程端到端物流服务;2022年2月16日,中远海运与义乌市、普洛斯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重点拓展数字化、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供应链等领域合作内容,进一步完善全程供应链服务体系,构建多式联运集输运网络。
第三,在全球码头布局上进一步建立“最后一公里网络”。通过投资获得全球各大港口经营权后,将业务持续向港口仓储、物流运输方向延伸,构建以供应链平台为纽带的物流网络、拓展服务类别。
相较MSC、马士基、达飞三大巨头的全球化端到端布局,中远海运虽然布局较早,但发展速度却稍显落后。在中远海运集团组建完成后,可能将更多的精力侧重在了内部架构及业务的整合改革上。因此,中远海运亟需补齐除集运及港口处理环节外的全球内陆物流及仓储环节,完成端到端一体化物流服务布局,适应全球跨境电商物流发展需求。
三、市场环境影响与未来发展方向
(一)中远海运受市场环境影响波动频繁
2022年以来,集运市场延续2021年高位运行态势的同时,受地缘政治风险叠加疫情反复影响,短期内波动较为频繁。
1、市场价格体系波动性大,形成潮汐效应
疫情影响下,国内港口受到一定影响,集运市场即期运价或会出现跳涨;后续管控放松后,生产、物流等将逐步恢复。目前,华南区域疫情得到控制,集运运价和货量都有所回升,迎来出货小高峰。随着6-7月亚马逊会员日的即将到来,4-5月或将成为海运备货高峰期,6月空运市场或有所改善。
2、国内外港口拥堵的变化,钟摆效应将对运价产生向上支撑作用
从国内来看,受疫情影响,目前国内港口拥堵上升明显;从国外来看,国内春节以及年后的疫情防控,给了国外至少两个月的空窗期,国外码头的拥堵情况得到阶段性改善。后续管控措施放松后,国内港口拥堵将大幅缓解,而受旺季影响,叠加美西码头工会将于5月开启劳资谈判等,美国码头和内陆供应链堵塞或将进一步影响运力周转。
3、俄乌冲突引发的地缘政治危机的影响正逐步显现
俄乌冲突引发地缘政治危机,导致能源价格大幅上涨,使得航运公司燃料成本大幅提升,并在短期内推动市场运价的上涨,对中欧班列和卡航也造成影响。
(二)中远海运未来主要方向是全球布局整合
疫情发展、国际局势变化、港口拥堵、消费端需求变化等将持续影响集运市场的供需变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集运行业逐步从竞争迈向合作,航运企业在拓展自身的同时,也在不断加强业务协作。中远海运国内的重组改革只是开始,全球布局整合之路是未来的重中之重。
华信研究院网址:https://huaxin.phei.com.cn/
华信研究院是工业和信息化智库联盟核心成员单位,隶属于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电子工业出版社,主要专注于国内外工业产业政策、相关产业发展指数、信息化与信息安全发展态势跟踪、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等研究。
华信研究院近几年持续跟踪“一带一路”产业合作发展动态,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先后研究发布了《“一带一路”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指数》《“一带一路”工业和信息化国际合作指数(国别篇、行业篇和地区篇)》《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指标体系》等多项指数报告,以及《“一带一路”工业国际产能合作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智能制造布局研究》等研究报告,每月定期推送《“一带一路”产业经济形势分析》《“一带一路”产业研究》研究专报。
为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华信研究院基于电子工业出版社的丰厚内容研究资源和行业数据积累,全面整合“一带一路”多年相关研究资源,搭建了“一带一路”产业地图资源平台(ydylmap.phei.com.cn)。该资源平台拥有数据库、项目库、研究报告、企业库、政策法规、行业动态七大板块信息资源,实时更新呈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资源相关数据以及研究资料、案例法规的深度解读等,为政府、企业、投资机构、科研院所等机构提供了系统权威的信息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