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元宇宙产业研究专题

焦豪 | 企业数字化升级的内在逻辑与路径设计研究

时间:2022-06-27

以下文章来源于社会科学辑刊 ,作者焦豪。

元宇宙图.jpg

1导读

[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数字经济研究]

[作者简介]焦豪,1983年生,管理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京师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主任。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担任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SSCI)副主编、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merging Markets (SSCI) 高级主编。荣获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六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宝钢优秀教师奖、中国管理科学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等省部级奖项。多篇教学案例荣获全国MBA教学指导委员会“百篇优秀教学案例”,两篇关于一汽——大众奥迪的教学型案例入选哈佛大学商学院案例库。主要研究领域为数字经济情境下的创新创业与企业战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研究项目。代表性著作有《企业动态能力论:企业家的创新视角》《战略管理:打造组织动态能力》等,代表性译著有《战略管理:竞争与全球化》《创新管理和新产品研发》等,在《管理世界》《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经济管理》等期刊发表中外文学术论文多篇。

[摘 要]数字经济的爆发式增长已成为驱动企业数字化升级的根本力量。企业作为数字经济的主要参与主体,如何通过数据赋能与数字技术应用实现数字化升级的内在逻辑和路径设计值得进一步研究。为了有效支撑企业数字化升级,首先,数据与数字技术分别是企业数字化升级的通关密码和赋能工具。其次,基于数字技术驱动企业产品与服务的数字化创新,实施流程再造满足顾客需求,从而实现业务流程的数字化升级。再次,基于数字平台赋能打造以大数据和云计算为支撑的数字平台,重构传统价值链和塑造新的价值创造及传递方式,最终实现商业模式的数字化升级。最后,基于数字生态共生拓展行业边界实现跨界整合,构建数字生态体系引领行业整体数字化升级与跃迁。这些结论对数字经济下企业数字化升级的内在逻辑和路径设计有所借鉴。

[关键词]数字经济;数字化升级;数字技术;数字平台;数字生态

[基金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研究项目


2 正文

《企业数字化升级的内在逻辑与路径设计研究》

数字经济是与数字技术直接相关的特定产业部门和融入数字元素或信息要素后的新型经济形态。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数字经济一方面推动劳动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优化已有经济结构,极大地提高现有生产力,激活传统经济;另一方面持续发掘产业新的增长点,孕育新业态新场景并扩大增量财富空间,促进经济的包容性与可持续增长。

在一定程度上,企业数字化升级是数字经济的微观核心。数字经济带来了一系列环境变革,体现出技术拓展经济边界、数据驱动经济增长、技术驱动发展范式持续创新、协同治理渐成共识等特点。为了适应外部动态变化的技术环境,企业运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对海量数据资源和信息进行有效加工和开发,实现数据驱动的价值理解、价值创造和价值传递的战略机制,从而在动态复杂变化的环境中通过数字化升级获取持续竞争力。企业的数字化升级本质上是多学科的,涉及组织结构、信息技术、财务、供应链、营销等多方面的变化。因此,本研究将企业数字化升级定义为有效利用数据和新兴数字技术,综合环境、组织、管理者、资源、产品、研发等多方面战略要素,开发有助于为公司创造和分配更多价值的数字化商业模式的过程。

1.png

数据和数字技术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生产要素。其中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虚拟现实和数字孪生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数字经济进入高速增长的轨道,也成为了推动企业数字化升级的有效手段。数据与数字技术在企业的深度应用,体现在企业内部营销、财务和采购等业务的企业上云,企业产品和服务在方式、形态、盈利模式的迭代创新所带来的价值空间的拓展,以及在数字技术支撑下企业间各类要素资源合作与共享所带来的互联化、生态化的市场商业结构形态的演进。因此,供应链、营销、产品或服务等业务流程的数字化是企业数字化升级的微观基础,基于数据驱动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的数字化平台商业模式是企业数字化升级的实现手段,而数字生态共生扩大数字效应边界实现整个产业数字化升级是支撑保障。综上所述,本研究将数字经济下企业数字化升级的路径总结为基于数字技术驱动的业务流程数字化升级、基于数字平台赋能的商业模式数字化升级以及基于数字生态共生的产业数字化升级,如图1所示。对不同阶段数字化升级的内在逻辑进行分析以及设计相应的实施路径,对企业确定升级方向、规避升级困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数字经济下企业数字化升级的内在逻辑

数字时代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是企业数字能力的竞争。企业利用数据和数字技术在创新、市场反应速度等多方面构建企业的竞争优势。对于立足于数据与数字技术诞生和发展的天生数字化企业而言,数字能力是其竞争优势的根本,必须时刻保持对数据和数字技术的敏感度;对于传统行业的企业而言,发展数字能力是应对来自天生数字化企业的“跨界打劫”以及进行与同行企业数字化转型竞争的有效途径。

(一)数据是企业实现数字化升级的通关密码

数据是数字技术、数字设施、数字商业模式等运行的起点。数字时代下,大量数据在企业中产生,汇聚成一个巨大的、精准映射并持续记录企业运行发展状态和变化的“大数据”空间。对于企业而言,数据就是资产。基于资源观的角度,企业可以视为资源的有机组合,由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投入的各种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构成。资产则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所形成、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数据涉及企业人才、实物、知识等核心资源的分布与利用,是企业的一种特殊资源。由于某一具体企业在数字化升级中产生和搜集的大体量数据往往具有独特性,具有为企业建立长期竞争优势的潜力。因此,在数字时代,数据资源已成为具备战略价值的企业资产。

技术、知识、劳动和管理等企业传统资源属性也在不断地数字化,并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丰富了企业的数据资产。对数据的开发和利用突破了传统企业依托实体资源存在与运行的逻辑,引发了企业业务实现方式、价值实现方式以及行业市场结构的变革,这也成为企业数字化升级的逻辑起点。具体而言,第一,数据具备高度的流动性与标准化特征,改变了各类传统资源的属性约束,企业通过逐步开发数字业务或升级现有业务以进行对数据资产的配置与重组。第二,数据在交互过程中带来了企业间有价值的资源共享与价值共创,推动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发展,呈现出平台化趋势。第三,数据为很多以往难以相联系的不同行业之间打通桥梁,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连接渠道更加多元与密切,这也要求企业间更为广泛地合作,各个市场内“生态”的形态特征因而更加明显。

企业数据一方面来自企业内部业务运营产生的经营性数据与管理性数据,例如财务数据、销售数据、人力数据等;另一方面来自外部引入数据,包括企业自主搜集的数据,通过数据交易市场交换或购买的数据,以及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关联的外部宏观数据。这些数据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洞悉需求。对于企业而言,顾客需求是重要而抽象的信息,难以直观量化,但是通过点击率、复购率、交易评价等多种数据形式,顾客需求可以通过顾客画像方式准确反映。第二,精准预判。通过数据可以对一些未来情况作出合理的判断,例如企业结合旧有数据与实时信息,判断出潜在顾客群体的购买意向,让顾客在购物量激增的“双十一”也能快速收到货品,就归功于企业在顾客下单前的判断能力。第三,节约成本。例如在生产过程中,通过采用按需生产、生产过程自动化等数字生产工作方式,能够节约企业的人力、物力并带来生产效率与工作效率的提升。

对产生的数据进行有效存储与管理是实现数据价值变现的前提。数据管理工具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进行着不断地更新迭代。在数据体量较小的信息化时代,各大企业、机构的探索和努力的方向主要体现在决策支持系统、商业智能、数据仓库等的应用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作为一种数据新品种,具备数量大(Volume)、高速率(Velocity)、多样性(Variety)、真实性(Veracity)的“4V”特征,数据量从TB到PB再到 EB 级,数据类型涵盖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和半结构化数据,给传统的数据管理和分析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数据湖、数据中台等新型数据管理方式相应产生,以实现企业大量数据的集中式有效管理。但是,也要认识到数据分析应当从企业的需要出发,才能真正实现数据价值,数据才能真正成为能够提升企业核心价值的重要资产,并为企业数字化升级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二)数字技术是企业实现数字化升级的赋能工具

数字技术拓展了企业获取资源的通道,提升了资源交换与整合的效率。虽然数字化升级并不等同于数字技术的运用,但数字技术作为企业走向数字化的手段和工具,极大地促进了企业数字化升级的进程。以实体零售企业为例,企业借助传统卖场等物理场景优势,开发线上商超软件或小程序,并打通双侧连接,实现线上线下商品与流量的整合,使数字时代企业运营能够优化消费者购物体验,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在变革旧有行业的同时,数字技术的力量还体现在对一些进行软件开发、数据信息提供、互联网推广、网络生活服务等新行业的创造上,这些行业对数字技术依存度极高,也已涌现出许多成功的企业,比如字节跳动、快手等。

对于企业而言,数字技术支撑企业业务流程与商业模式的数字化升级。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新兴数字技术与企业各大业务与职能深度融合,重新定义和优化企业运营,推动决策模式、知识模型和管理经验等的沉淀,在提高企业业务效率、规范业务流程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让企业运作的各项活动能够以更高效便捷的方式开展。同时数字技术的嵌入可以在企业与目标顾客群体之间打通数字桥梁,创新产品与服务供给方式,促进企业原有的价值创造及获取方式的转变,加快商业模式变革,助力企业建立长期竞争优势。

企业数据价值的挖掘和数字技术应用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高度协同的过程。数字技术发展使得数据具备很强的可获得性,数据资产的持续积累及新兴经济模式的不断出现对数字技术的应用场景提出了新要求,推动了数字技术架构的逐步优化。因此,围绕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清洗和应用,数字技术在采集管理数据、释放数据价值、拓展数据应用与服务等方面的能力不断提升。当前,以ABCDE(Artificial Intelligence、Blockchain、Cloud Computing、Big Data、Edge Computing)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已成为服务业企业推动数据、劳动和资本等要素的优化配置,赋能企业传统业务,催生以数字产品与服务为主的数字新业务,持续激发商业模式变革,重塑市场业态,实现数字化升级的重要驱动力。

二、基于数字技术驱动的业务流程数字化升级

企业通过业务流程的数字化推动产品与服务的数字化升级,提升自身满足顾客需求的能力,并重构企业现有的运营管理模式。业务流程的数字化主要指在企业范围内激活营销、制造、采购、财务、人力等多个业务领域数字活力,并在业务部门之间进行数据与知识的互联互通、共享协同。这些业务的数字化可以帮助企业有效提取数据资源,提升企业对于内部资源的管理效率,并进一步为顾客提供良好的数字化体验。

(一)基于现有业务流程发展数字业务

数字营销以顾客需求为中心,以网络为基本载体,开始把传统线下及广告营销转变为全渠道营销。数字营销要求企业建立起对物流、商品、订单、库存、渠道、会员等各环节既有针对性又互联互通的数字应用系统。例如商品与订单中心可以实现对于全渠道订单信息和商品库存的管控,可以绘制用户画像、进行忠诚度分析、流量监测、广告投放、预测分析等。

数字制造是以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新材料技术等赋能传统制造业,实现数字技术与产品生产的有机融合。从产品设计到交付市场的整个生命周期,企业通过构建连接企业、设备、人力和系统的智能网络,实现制造数据的全面感知、动态传输、有效管理、实时访问与分析,实现生产过程透明化,进而保证产品制造方面的科学决策,提高企业资源配置及生产效率,提升产品品质并减少成本。

数字化采购是指结合数字采购系统实现企业采购业务自动化、智能化,并可以衍生出需求预测、全球智能寻源、自动化执行、实时协同等功能,优化采购流程,降低采购成本。一方面,将企业从发布需求,寻找供应商一直到结算的整个采购流程全部实现数字升级,开发如网络招标、电子合同等方式。另一方面,数字采购借助云计算进行服务对接,整合全球供应商资源,构建协作网络,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与共享,突破传统供应链的有限竞争与合作,帮助企业高效匹配理想的合作伙伴,大幅提高采购效率。

财务数字化由企业的内部管理需求驱动,其主要优势是实现了财务与业务的共享和联动。财务数字化升级从共享服务开始,一方面,财务部门需要与企业内部的其他业务部门进行联动,另一方面与企业外部的银行、政府税务系统进行交接。借助高集成性的数字财务系统,企业对大量财务业务建立统一的财务核算及数据标准,建立标准化、流程化、共享化的财务管理体系,为企业提供实时会计等智能财务功能。

人力资源数字化主要体现出管理精细化以及服务优质化两个趋势。在管理方面,人力资源的人才招聘、人才测评、员工绩效考核等有了更高效的方案。以人才招聘为例,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企业不同的招聘渠道获得的简历进行集合、预筛选及分类,并提供智能人岗匹配建议等。在服务方面,企业可以在充分考虑员工可能需要的服务场景基础上,借助数字人力系统提供智能问答、自动表单填写等服务,为员工带来良好的数字化体验。

(二)基于数字技术增益顾客认知价值

企业一切业务活动所产出的产品或服务,最终受众都是顾客。产品和服务要随着顾客需求的偏好差异和动态变化进行实时调整,持续满足顾客的需求。在企业处于数字化升级的各个阶段,从顾客的角度看待业务都是必要的。数字经济时代产品的综合性远超工业经济时代,企业很难用单一产品或单一服务去赢得顾客信赖。数字时代消费者的顾客认知价值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消费理性化与个性化的倾向明显。不同的顾客群体对价格与品质的衡量标准有所差异。“技术党”关注产品的科技感,“颜值主义”对产品的设计感要求更高,“实用主义”的顾客愿意为细致入微的售后或配套服务买单。因此,企业产品和服务的数字化升级要与顾客消费认知的改变紧密结合。

一方面,数字社交工具的发展让企业能够从购买使用到互动反馈均对顾客活动进行深入洞察和精准把握。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小红书等购物分享平台,豆瓣兴趣小组的社群以及意见领袖身后汇聚的粉丝群体,企业接触顾客的渠道越来越多,通过对用户的属性与行为的连接,能够生成用户数字画像,将用户标签化。另一方面,企业与顾客进行实时互动也成为可能。基于数字画像与互动数据,企业可以进一步挖掘顾客喜好,获取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并为其提供定制化的产品与服务,建立起与顾客之间的密切关系。企业的产品与服务也在上述过程中得以优化升级,产生新型的数字化产品与服务,可以进一步地区分为数字原生和数字附加的产品与服务。数字原生产品和服务是利用数字技术实现核心功能及全部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如今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的手机社交软件、地图软件、外卖软件,其核心功能均与数据及数字技术共生。新冠疫情防控期间,高德地图基于大数据技术与用户需求拓展业务,实现公共交通同乘查询、在线买药、发热门诊查询、客流满载情况查询等一系列服务。如果数字技术的支柱中断,这些产品与服务将无法继续提供。数字附加产品与服务是利用数字技术增强其核心功能及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例如物联网技术支持下的智能空调,在外仍可实时获取室温并遥控空调运行,配备远程控制功能与虹膜识别功能的智能门锁,在用户安全性和管理上更加可靠与方便。但当数字功能中断,空调和门锁仍具有调节室温和保障安全的固有价值。产品和服务数字化部分可以根据用户反馈进行动态调整,不断优化用户体验。

(三)业务流程数字化升级有的放矢与内外兼修

企业业务流程数字化升级是一个长期过程,并需要根据效果进行实时反馈与迭代优化。企业可以寻找业务作为数字化升级的切入点,以此为试点进行初步尝试,在积累足够的经验之后,再循序渐进地完成这一过程。因此,企业进行业务流程数字化升级的第一步是自我审视,对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数字化需求以及自身数字能力进行准确的评估。目前的经营状况主要包括人力、营销、财务、研发和生产等各个方面的业务情况,企业要对自身的优势及薄弱环节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一环节也可以借助外部专业咨询机构的力量。基于业务情况的梳理,结合企业的战略规划,企业要明确自身数字化需求,为企业的数字化升级提供方向。此外,企业需要评估组织的数字化成熟度,主要考察企业目前已经具备的数字能力,包括现有的信息系统、硬件设备、数字化人才、数据的存储及管理情况等,让数字化需求与现有能力可以进行“对话”。经过自我审视,企业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制定出具体业务的数字化升级方案。

在执行过程中,企业应建立良好的管控机制,以一定标准制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绩效指标,确定风险管理原则、决策方式等。同时,要想实现整个企业业务架构的数字化升级,不能只依靠孤立的业务项目。因此,在试点业务的数字化升级完成的基础上,企业要结合已有经验,对企业的所有业务部门进行升级规划,把各项复杂的措施通过结构化的方式进行有机整合和统筹管理,进行业务数字化升级的全面实施。让数据与数字技术对外更好地服务顾客,对内提升整体业务运营效率,实现业务流程数字化升级的“内外兼修”。

三、基于数字平台赋能的商业模式数字化升级

数字时代下,平台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以大数据、云计算为支撑的数字平台凭借强大的聚合能力,构建企业管理者与员工、企业与顾客、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新型关系。随着各类平台型企业成为市场主角,一些传统行业的企业也开始纷纷转移经营阵地,发展虚拟平台,平台服务融入日常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平台也因此不断进行着孵化、裂变与叠加,成为主流的商业模式发展方向。“在未来,平台将成为一种主导的组织形态。”

(一)“平台”结构超越传统“管道”

“管道结构”用来代指传统制造的单边价值链模式,从供应商到顾客,价值以单向传递。在管道结构上,企业与顾客的关系是简单的,企业设计出产品或服务投入市场,用户对产品和服务进行购买。企业内部管理者与员工的关系也存在管道结构,由于管理者具有信息的优先获得权,可以全面掌控企业运营相关信息,再将信息与决策从上至下逐级传递至员工。但随着数字时代带来的技术能力和思维方式上的改变,企业开始通过多种合作方式变革与顾客以及其他企业之间的单一关系,内部管理也趋向扁平化,线性管道结构开始弯曲,平台结构逐渐形成。

在平台结构上,平台、供应商、用户、广告商等以提供商品和服务为中心组成多重关系群体。平台商家利用平台资源与平台用户进行连接,广告商与平台之间建立互惠互利关系。用户的角色也并没有被固化,可以是消费者,也可以是商家。企业与企业之间业务平台的出现打通了各个企业的“信息孤岛”,企业在平台上共享信息并寻找潜在合作机会。企业内部平台的出现也使数据和信息在上下级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畅通无阻,员工摆脱信息弱势方地位的桎梏,员工与管理者之间也形成更加平等的关系,从而加深了团队合作。这些新型关系的出现,完成了“平台”结构对“管道”结构的超越。

(二)数字平台触发价值革命

商业模式描述了“企业创造、传递和分配价值的基本原理或框架”。具体而言,商业模式这一概念的本质是解释企业如何进行价值创造,如何对顾客、竞争对手及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进行管理。而数字时代下,更强连接、更多交互、更多维度的价值创造模式,是企业在数字化革命中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由于实体企业的不断数据化、网络关系连接的普遍性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应用,平台商业模式迅速崛起。根据平台服务的顾客类型来区分,三种类型的平台模式最为普遍:连接顾客与商家的B2C、连接顾客与顾客的C2C、连接商家与商家的B2B。

数字平台重构了传统价值链,创新了平台及平台成员的价值创造及传递方式。一方面,平台打破了物理空间限制,连接多边群体实现需求对接,是价值的整合者。平台成员基于平台进行即时互动,能够实现商家与消费者的线上直接交易,打通价值传递的快速通道,使得传统价值链中批发、零售等中间环节得以缩减,能够压低成本,为顾客创造价值。另一方面,基于平台的产品和服务创新也成为平台价值创造的重要途径。平台可以通过分析平台用户的行为数据,发现新的市场机遇或催生新型交易,实现价值创造方式的创新。例如高德等数字地图平台,集合出行、住宿、旅游等多样服务,探知不同场景下用户的可能需求,邀请文化名人推出旅游景点的语音导览服务,建立文化名人、游客以及平台间的三方交易。此外,消费者角色在平台价值创造中越来越引起重视,在服务主导逻辑和顾客主导逻辑下,企业与消费者价值共创这一理念也得到了发展。

企业一系列经营活动产生的利润,即价值获取是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升级的根本动力。对于平台企业而言,最广泛使用的价值获取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找寻平台各群体之间需求的关键点,基于此对双方或者需求更为强烈的一方设置获利关卡,例如付费会员、商家入驻门槛等;第二,多边群体的网络效应得以有效激发的平台是天然的“流量池”。作为平台的管理者,企业可以利用这一流量优势吸引广告商的入驻,或有针对性地延伸平台功能,通过“基础服务”之外的“增值服务”进行盈利,例如健康服务平台可以建设自有中草药商城,在线教育服务平台开辟知识付费问答栏目等。总之,结合平台特点发掘价值获取方式,能够做到持续可盈利,是企业平台商业模式长久发展的关键。

(三)商业模式数字化升级重塑价值创造及传递方式

平台商业模式的成长速度极快,受到各类新兴行业以及传统行业的企业青睐。与传统商业模式相比,平台商业模式创造了获取超额利润的可能性。超额利润的产生主要依托于两个方面。第一,网络效应。平台模式中的网络效应包括两类:同边网络效应和跨边网络效应。同边和跨边的网络效应指的是某一类平台用户的规模增长对相同和不同类别用户的影响。例如需求提供方用户的增多,会促进该平台需求方数量的增加,以知乎问答平台为例,问题回答者用户越多,愿意发布提问的人也更多,又反过来带动问题回答者的人数增加,带来正向的、彼此促进的跨边网络效应,从而带来规模收益的增加。第二,“赢家通吃”效应。两个完全同质且激烈竞争的平台之间,如果用户多平台接入的成本很高且不施加以政策等外力,在网络效应的影响下,市场的资源、用户、信息会自动向其中一方平台集聚,推动聚合效应的产生,导致强者愈强而弱者愈弱,最终可能会出现“赢家通吃”的情况。

网络效应的激发以及“赢家通吃”格局的出现,带来的也并不是完全积极的一面。平台是一个新生事物,这意味着传统社会治理在平台情境下容易出现治理的错位与失效,对于平台监管还存在许多有待完善之处。例如非目标群体用户进入平台,可能造成目标用户使用意愿的下降。对于小众护肤分享平台而言,大众护肤的拥趸者进入平台,显然增加了用户之间的沟通难度,对平台的价值获取也无益。一些“弱点”甚至对于平台来说也是“雷区”,一旦被触及,经过网络发酵很有可能带给平台难以挽回的名誉损失。因此,针对以上情况,构建“用户过滤机制”,并结合平台特性设立相对周全的监管制度是平台企业应当关注的重点问题,也是平台长久发展的又一必要条件。

四、基于数字生态共生的产业数字化升级

数字时代下,行业边界的脆弱性、可延展性已成共识。企业需要发展数字能力突破自身业务局限,主动拓展行业的边界,探索并创建出传统市场中被掩盖的商业机会,实现企业自身定位的升级。同时随着企业之间更多连接和跨界行为的出现,数字生态成为经历前期颗粒化发展之后新的升级方向,企业通过共同构建融合性的数字经济体系,实现需求的精准响应与共赢发展。

(一)跨界整合拓展行业数字生态

数字时代下,跨界整合成为了一种常见的现象。在传统市场结构下,每个行业承担着相对固定的行业功能,行业内的企业通过对行业内资源进行配置来完成功能的实现,企业间存在着有限的合作与竞争。已经熟悉了行业规则的企业往往可能由于路径依赖或既得利益的约束,对开展突破创新的态度更加保守。但是一些拥有数字优势的企业可以打破传统的行业分工体系,发展出多样化的竞争手段,帮助企业发现更多潜在的市场机会,甚至彻底转变市场内消费者的购买习惯,从而颠覆传统企业的行业地位。这些跨界企业基于行业的核心功能重构行业资源,借助新兴技术革新旧有运作方式,开发行业新功能,从而在行业市场中获取竞争优势并推动了行业竞争要素的改变。

例如,物流行业承担全国快递运输,中通、百世等企业分领行业资源。而菜鸟网络则联合物流行业巨头,覆盖百余家物流企业,对接各大电商平台,基于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实现全网包裹平台统一查询、实时追踪、到站自动提醒、代取代寄、物流分享等等,特别是退货与寄件方面,为物流消费者提供了许多方便的新功能。菜鸟没有完整的物流链,而是仅在端处整合行业资源,打造出开放的智能物流网络。菜鸟创造出的物流行业新角色推动资源整合,从而带来快递效率整体性提升。

这不同于企业借助数据与数字技术对组织结构、产品服务和各类业务流程的优化,而是对企业的行业角色的颠覆,是行业层面的质变。这一升级方式的关键在于主动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创造新的市场需求,找到在数字时代行业可能的新属性。同时,对于受到数字化冲击的行业,挑战和压力也是进行突破升级的动力。例如,随着地产企业跨进整装行业,对于消费者来说,接受拥有成熟的配套服务系统与品牌背书的地产企业所提供的从买房到装修的一体化服务是更为方便的选择,但对于传统的整装行业而言,挑战在于如何对新的市场竞争格局进行快速地适应性调整。

(二)跨越边界连接数字生态单元

“生态”一词源于生物学,用以描述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数字化带来的不只是企业自身的升级,也是企业作为行业的组成单元而进行的产业数字化升级。一方面,企业进行自身的业务流程、商业模式的数字化,追求更为先进的自我管理与多样化角色定位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行业旧的生态在变革中瓦解,新的生态在转型中逐渐构建。另一方面,顾客基于便利性等需求,越来越希望对于一个生活场景可以拥有一站式的解决方案。例如,一个旅行平台就可以满足查找攻略、订票、订酒店、导游、饮食推荐等所有出行需求。这种多类型、多功能、集成式的需求,单个企业往往难以完全实现。因此,数字化企业通过合作结合各自优势,共同为顾客提供更完整的方案就成为最佳路径。

这些突破业务局限进行数字化升级的企业打破原有行业逻辑,形成了数字生态单元。基于一定的需求连接特定的数字生态单元,就构成了行业的数字生态。数字生态以顾客需求为中心,并以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为客户创造价值。在数字生态中,企业的关键词是竞争、合作。企业之间市场重叠度、资源相似性、资源互补性和机会主义行为的复杂作用共同驱动了竞争和合作的产生。数字时代每个行业都可以形成自己的数字生态,在融合的体系下,更加精准地响应行业内用户的需求,彼此通过合作形成更优的客户需求解决方案。

(三)数字生态共生引领行业升级跃迁

数字生态的竞合并不意味着稳定,生态中的任何一个角色都可能面临着被更替的危机。传统竞争理论将市场视为给定的,认为市场结构是固定的,企业是在清晰定义的市场中展开竞争,但在数字生态竞争中,数据与数字技术在精确预测及前瞻性研发方面的能力使企业间出现多样化和快速化的竞争行为。此外,由于企业在数字平台上所销售的产品不会受到特定行业的限制,市场边界可以跨越多个传统意义上的产品市场。同时,企业通常可以在数字平台环境中更有效地开发和推出新产品,因为数字平台允许产品之间产生更强的协同效应,鼓励顾客参与口碑传播、撰写产品评论、参与设计、修改或组装产品。

在演化经济学视角下,如同生物在自然生态中对环境的适应与改变,数字生态随着技术进步、行业变动、认知规范以及管制制度的变迁,也会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发展的过程。演进性、泛在性、动态性和自主性成为数字生态的发展特征。构成数字生态的每一个生态单元,都对市场需求变化和整个科技发展变化具备高敏感度以保持自身新陈代谢。而每一个数字生态单元对更新进化的强烈需求都推动了数字生态的发展,最终实现行业的迭代升级。因此,随着企业对升级的不断追逐,数字生态将成为一个持续性的新旧生态更迭并存的状态。同时,数字生态的演化将始终基于一种良性的上升式循环机制,以多元、创新的方式实现着价值的创造以及生态内的互惠共享,并由此带来整个行业的高效数字化跃迁。

五、结语

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必须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的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数字经济作为未来中国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企业的数字化升级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微观核心,是提升国家数字竞争力、赋能产业变革、激发市场创新活力的重要动力源。数据与数字技术分别是企业数字化升级的通关密码和赋能工具,企业数字化升级即围绕数据价值的释放和数字技术的应用这一内在逻辑展开。在此基础上,企业数字化升级的路径可以从基于数字技术驱动的业务流程数字化升级、基于数字平台赋能的商业模式数字化升级以及基于数字生态共生的产业数字化升级三方面入手,这些路径设计为企业把握数字化发展新机遇以及展开数字化升级战略部署提供了参考。


华信研究院网址:https://huaxin.phei.com.cn/

元宇宙产业研究中心

元宇宙产业研究中心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华信研究院发起设立,研究团队以人工智能、通信与信息系统、产业经济、集成电路等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为主。联合中国社科院、中国科学院等机构建立核心专家团队,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引领,提供产业研究、专家咨询、技术研判,致力于聚集行业优势资源,发挥“政产学研企”合力,积极探索元宇宙领域发展路径,为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提供助力。

一是开展重大热点问题研究。聚焦元宇宙前沿进展、元宇宙产业生态、元宇宙赋能千行百业、元宇宙治理等方向,以及创新成果应用及产业孵化等方面开展专题研究;开展元宇宙未来发展预研究,为我国元宇宙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是跟踪元宇宙领域动态。通过定期出版《元宇宙产业研究专刊》,跟踪元宇宙领域相关政策及产业动态,聚焦元宇宙赋能产业、元宇宙支撑“两个强国”建设,从行业数据、前沿技术、产业发展、企业培育、政策制定等角度进行分析研判,为元宇宙及其相关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指引。

三是搭建产业交流平台。依托元宇宙产业相关领域院士、行业和企业代表、科研院所等专家资源,形成元宇宙领域核心专家库,通过定期组织专家交流研讨,探讨元宇宙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热点,为产业发展提供高端交流平台。


华信研究院(元宇宙产业研究中心)是工信智库联盟核心成员单位,围绕数字经济、电子信息、信息化、高端装备等领域先后承担多项国家重点课题以及行业协会、大型企业、投资机构等研究咨询项目和产业发展规划,建立了一支长期从事行业研究咨询的研究团队,硕士及以上学历占80%以上,拥有《产业经济评论》《中国信息化》《工信财经科技》等期刊,其中《产业经济评论》是南大CSSCI核心期刊和中国社科人文核心期刊,形成了产业研究咨询,数据库建设,期刊和专著出版融合发展的运营模式。